《品德与社会》教学要立足生活 回归生活
辽宁省鞍山市立山区北星学校
崔晓庆
【摘要】《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品社课应该生活化。也就是说儿童品德的形成应该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感悟。在教学中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
 
【关键词】立足生活 生活化 回归生活
 
      现在的一些品德与社会教学,无法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未能真正从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和影响。而真正有效的教学,必须能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从而影响他们的心灵。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学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其实,教学又何曾不是生活的阐释!无论哪一学科都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教学唯一的源头活水.如果我们的课堂脱离了现实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我觉得只有让品德教育立足生活,课堂生活化,回归生活,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
 
       一、立足生活需要,确定教学目标
 
       现代生活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教育应服务于生活,通过教育使学生学会生活,体验生活的快乐。 品德与社会课标也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所以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教学目标。教师要发挥创造性,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立足生活,制定出具体的、层次不同的教学目标。
 
      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规则》一单元时,考虑所教的班级大多数学生都来自外来民工家庭,由于父母长时间在外务工,很少有时间照顾子女,尤其在遵纪守法、养成文明行为习惯方面,这些家长和孩子身上都存在着较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历出发,找出身边的事例,围绕这些事例进行“规则”教育,引导学生无论在学校还是在校外都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将来成才打下品德基础。所以这堂课的目标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感知和体验规则在集体中的作用,从而自觉遵守各种规则,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努力让行为规范从生活中来,在经过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
 
       二、课堂活动生活化
 
      品德来源于社会生活,是“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载体即是活动,教师要设计、安排、组织好源于儿童生活、贴近儿童生活、引导儿童生活的行之有效的课堂活动,给学生一个自然真实的活动场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有所思考,有所体验,而后有所感悟。如表演、操作、小品、游戏、实践、调查等活动形式,让儿童能够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活动中去探究解决问题,并在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悟出做人之道理。活动时一要贴近儿童,二要突出目的性,三要注意活动有序性,四要注意活动参与性,五要注意在活动中的探究性与交流性。
 
       三、创设生活化的情境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他们通过与生活实际联系,获得直接经验,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学习。他认为,“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和灌输各种观念,而是在于引导学生直接从外界事物和周围事物环境中进行学习,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他们获得有用的知识”。在有效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与教学主题为十分贴切的生活情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生活情景,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因为生活离不开教学,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教学,选择学生周围发生的事,创设学生亲身经历的真实的生活情景,不仅有利于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过程中学习知识与技能,而且能使学生体验到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创设教学情境就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教师应该注意所选用的材料必须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着内在联系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真实的、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材料,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
 
       例如在讲授四年级下册《感谢您,平凡的人们》一课时,先布置任务,让学生做好计划,利用课前时间去菜市场采访卖菜的农民伯伯,做好采访记录;让学生去食堂访问厨师和服务人员,做好采访记录。然后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访问结果,从而得出结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大家的劳动,我们应该尊重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又如在讲授完《邻里一家亲》后,我鼓励学生回家为邻居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自己的感受。从而使学生明确了邻里之间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四、教学内容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课程要对儿童的生活进行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所以,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应关注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改革,用学生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生活素材丰富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如讲授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家园》一单元时,我带领学生到我们附近的街道,当学生很不情愿地走在满地都是垃圾、废纸和塑料漫天飞的街道上,捂着嘴。于是我对学生说面对这些现象你想说些什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学生议论纷纷,很快就把影响环境问题的因素主要是人为因素,人类保护环境刻不容缓,儿童应自觉参与依法保护环境的行动也说出来了。将品社问题生活化,有力地缩短了品社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品社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品德的价值,培养了学习品德的兴趣。
 
       五、回归生活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品社课程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教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这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是怎么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则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教育需溶入生活中,才能具有生命活力。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性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特性。
 
      杜威明确提出:“离开了参与社会生活,学校就没有道德目标,也没有什么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安排实践活动与行为训练,引导学生自我教育,有利于提高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效性。如在教三年级下册《这周我“当家”》这一课时,教学要求让学生知道家庭生活所必需的家务劳动,同时能分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我便分发给学生一张家庭成员劳动记录表,让学生做个有心人,每天记录下父母等人在家中的劳动情况,通过这个活动他们感受到了父母的忙碌与辛苦,也愿意试着分担一些家务,虽然这些在大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但这毕竟是学生的进步。再如本单元还要求学生懂得勤俭持家是一种美德,并学习一些节约的办法。我就给学生布置了一个特殊的作业:记下父母一个月的收入情况,再详细记录一星期内家中所有费用支出的具体情况。学生们从未留意过这些生活细节,兴趣也很浓,纷纷回家做好各种记录。有的询问父母后记下了每天买菜的费用,有的记下了自己每天买早点的费用,有的跟随父母到超市购物后留下了购物清单,后来在课上交流时他们都谈到了一个星期花掉少则一两百元,多则上千元。我告之,这些钱是贫困山区农民一年的收入,他们就靠这些钱过日子,是多么不容易啊。学生们听了十分惊讶。我马上让他们谈谈感受,我补充说压岁钱要有计划地使用,学做一个会理财的小主人。他们听得格外认真,这种形式的教育比起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地讲述勤俭节约的大道理要深刻有用得多。把课堂知识引向广阔的社会,引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中获得信息,体验情感,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学会为父母分担,学会当家做主,而且在活动中养成尊敬父母、关心别人的良好品质,做到学以致用,回归生活。
 
      总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我们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让学生从原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在课程中进行整合,使学生有一个学习、吸纳、提升的过程,丰富拓展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最终回归生活。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坚持从生活中来,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才能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
鞍山市北星学校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建议您使用1280*768 以上的分辨率浏览网站
办公地点:鞍山市立山区滨河街道西沙河社区